TEDxTaipei: 2015 Big Bang-會後心得(中)

作者:林伯涵



我因劇場而了解同理心-王小棣



過去有一次在反核四-五六運動的小聚會裡與小棣老師有接觸的機會,老師他話不多,就靜靜的坐在那裡,但一站起來講話,你馬上可以感受到他對生命的熱情,以及對社會的關懷。我再舉老師的作品《刺蝟男孩》為例,故事突顯的是我們社會上政治的荒謬,弱勢家庭中少年的徬徨與憤怒,但也呈現出少年內心的善良和學習自我認知的過程,故事中少年們如何透過這股力量去改變他的身邊環境。老師以他擅長的戲劇和劇場表達方式,讓大眾瞭解我們的社會有一群人的人生是這樣子成長的,希望大眾能更有同理心來看到我們的社會。

但是最近幾年老師覺得在這個社會上他聽不到對話,沒有溝通,這股焦慮深鎖在他的眉頭上,所以包含他在內的許多藝文工作者也紛紛走向街頭,與民眾一起面對這荒謬的體制,讓大眾產生思考,這樣的衝突目的不再輸贏,但這股破壞性的能量,將會是下一波社會進步的鑰匙。小棣老師他說:雖然我們弱小但是有力量,而在經歷過後,這絕對能厚植我們生命的厚度


考一百分的公民不是公民-黃益中



我們都是在國高中時就上過公民課了,公民考試大家都很會,但我國《憲法》規定國民年滿 20 歲,才可行使公民投票權。所以這告訴我們,這個社會要的不是一位很會考試的公民,而是需要每個人都當個好的公民。要做一名好的公民,那我們就要學會「思」與「辨」

外籍移工、樂生療養院、日日春、關廠工人、國道收費員、都市更新、大埔張藥房,每件事情是否覺得跟你遙不可及,但是,實上絕非如此,若沒有外籍移工,誰來幫我們照護家人和建設公共設施;你能想像樂生療養院阻擋了過去捷運想要蓋在順向坡的可能;日日春阿姨們的親身經歷,讓我們了解社會的眼光有多偏頗;關廠工人和國道收費員的遭遇可以讓你知道,你的工作多需要完善的法令來保護;都市更新和大埔事件更是讓全國人民知道我們多需要居住正義!而事實上,這些公共議題的浮現之後,再加上民眾上街頭的抗爭,是有讓政府做出改變的回應

黃老師除了是學校的公民老師以外,下了班另一個身分是台灣居住正義協會理事長,「巢運」的發起人之一,他認為居住正義這件事不是政治口號,應該是普世的價值,但現今社會的稅率制度卻是如此的不公平,以至於在台灣不炒房地產是笨蛋!這造成我們台灣一般年輕人根本買不起現今台北的房子,因此他們站出來告訴政府的失能,希望能化解社會上不平等的事情一再發生。為了讓我們擁有一個公平與正義的進步社會,我們不能再當一個旁觀者,而應該是要做為一位擁有思辨能力的公民


選擇你的人生-林昶佐



第一次瘋狂被閃靈的《皇軍》洗腦是在楊斯棓醫師在台北人本的那場反核思辨演講,後來才知道閃靈的創作圍繞在台灣的神話與歷史為題材,討論著台灣自我認同的問題,是獨樹一格的重金屬樂團。林昶佐說:18歲那年畢業典禮上,淚水不自覺得落下,因為回想過往,不知道自己在幹嘛!此後他揮別那無法自行做主的人生,他覺得接下來,一定要自己選擇自己的人生。

他選擇當搖滾巨星,而不是當男模。為了朝這個目標前進,林昶佐告訴大家「閃靈」在上台的表演方式需要很大量的體力,那他就決定每天早上7點一定要到游泳池報到,鍛練體能;需要錄音,就算當天聲音在差,還是堅持錄一句。因為若不做,什麼都沒有,但在對的道路上,就算只走一步,那都是進步!只要一點一滴慢慢的累積,這些努力都是你未來的能量。現在林昶佐決定要參選立法委員,這是在他原本的人生計畫外的新選擇,因為他想要參與台灣新政治的改變。


自學才能引起真正的興趣-謝政豪



過去的教育綁架了我們對學習真正的樂趣,造成所有的學習,只以考試為目的,而這讓孩子在求學過程中失去學習的動力。現在的政府竟然無視多數民眾的反對,要延長國民教育,堅決要讓我們的孩子一定要花 12 年,說這樣孩子更能找到興趣!除了這點很荒謬之外,你有沒有想過,當所有的知識都能從網路上取得的時候,老師就已不在是學生吸取知識的窗口,我們還需要課綱幹嘛?

所以在未來老師也好和媒體也一樣,應該做為"誘導"學習,而不在是傳遞資訊的角色了!謝政豪成立 Taiwan Bar 這個新媒體,其中一項任務就是要透過網路,以動畫方式陳述我們台灣的歷史,希望誘導孩童之間能藉由同儕的影響力,讓更多人知道我們的歷史,甚至是讓孩童在產生興趣之後,能夠自己延伸閱讀,重新找回學習的樂趣。 


網路群聚的影響力-翟本喬



過去有媒體公司為了要發展網路市場,花費上億元的成本,但曾幾何時隨著 iPhone 的出現、網路更普及、以及 Facebook 的盛行之後,幾乎人人自己就是媒體!大家表達意見的成本幾乎是"零",到現今媒體價值的「量」變了,連帶的「質」也變了。

為何公民 1985 能夠號召民眾,形成一股撼動政府的白色力量!為何 318 學運能夠讓 50 萬人上街頭,最後成功阻擋下黑箱服貿!網路所凝聚的力量,功不可沒!但這股力量的背後,是因為它讓人產生信服的價值,因為有價值,所以才有人做!透過網路,彼此串連而成為一群力量,當每個人再往下做延伸的時候,這個社會就是這樣慢慢地被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