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伯涵
2011年博士班一年級,當年是國際化學年,也是居禮夫人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第一百年,在臺大舉辦一系列科學講座,由李遠哲院長做開幕演講,從居禮夫人對社會的貢獻進而探討科學學習與創新,那是第一次聽到李遠哲院長的演講,當下聽完雖然獲得許多鼓勵,但對科學研究的目的與意義仍舊存在許多疑問,就這樣一路摸索到今年,在我博士班畢業的此刻,李遠哲院長的回憶錄出版了,透過閱讀瞭解李院長對研究的態度以及身為知識分子的責任..等,這一切,似乎讓我內心那股躁動不定的情緒安定許多。閱讀之後,我將自我學習、教育觀察、社會責任三個方面加入我的觀察,整理成下文:
自學才是根本
李院長大一的時候,詢問張昭鼎學長如何能夠成為一位優秀的化學家,張昭鼎建議他必須加強許多基礎科目,包括:量子力學、熱力學、統計力學、電磁學等,另外還要加強外語能力。有趣的是,當時張昭鼎說這些課化學系都沒有開課!但後來李院長也都一一做到了,而當他奠定這些基礎之後,讓他往後在思索學術問題時有更廣的角度切入探討。其實讀到這裡,第一時間讓我聯想到的是 Xdite 曾經直播告訴大家的一個學習法:他建議若要寫程式,可以從模仿別人的模板先開始,之後你再去回頭翻書細看去找為何這邊要這樣處理的原因!有趣的是,當時張昭鼎建議的方式剛好與 Xdite 相反。
我後來想一想,其實兩種方法都是對的!當你要使用一個技術時,你若是先學習它的原理,等全盤瞭解再開始操作,那是很難成功的,因為中途就會學不下去了,所以若是先操作,不懂再回來看原理,那樣的學習法會比較有可能成功;相對的,假若我們要探討一個問題是根本不知道答案的話,那總得對這個領域有基礎的瞭解,才有辦法提出進一步的假說吧!所以做學術研究不免需要有一定知識背景做為基礎。而這也提醒我,基礎要夠扎實,要為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列出書單,進行自修自我加強才對。
但如何自學?當然不一定要單打獨鬥,能夠尋找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學習是很好的。但父親曾經對我說過:「你要靜下來才有辦法閱讀和思考,所以你要先學習面對孤獨、忍受孤獨、享受孤獨。」以前我也聽不太懂,但後來發現就像書中李院長的求學過程和實驗室生活那樣,當你能夠自學的時候,你不會怕孤獨,你能從中獲得許多靈感,而將想法透過實驗證實之後,那會是讓人非常興奮的。
書中,我很喜歡 2002 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John B. Fenn 所說的:「要成為科學家,一定要有好奇心。踢到石頭時,要看石頭底下有什麼東西。」
另外,書中有很多段落描述李院長的學生提到,很少看到教授是像李院長這樣,總是窩在實驗室的儀器旁。甚至凌晨 2-3 點有問題打給李院長他都會接,而且總是能夠為學生解決實驗上的困難。李院長自己也說他睡眠時間幾乎不會超過 6 小時,甚至凌晨 4 點,是他思考最清晰的時間!這真的說明了當你對一件事產生很大的興趣時,你是會無法自拔的。
尚未被觸碰的教育核心
1986 年李遠哲院長榮獲諾貝爾化學獎,旋風回臺,舉辦許多場訪談,在文中提到一段是當年與學生座談時,描述學生提問的問題,包括如何分配時間並平衡工作與生活、為何從化工轉化學系、為何讀完碩班才出國、基礎科學有何用處,以及許多對前途徬徨的問題,包括:是否該出國讀研究所或留在臺灣、在選科系上如何不受家人或社會影響...等。
在那個年代,似乎對這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的求學過程充滿好奇。但當年學生的問題,即使到了 30 年後的現在,其實我們仍同樣充滿著疑問!有趣的是,書中李院長提到大兒子主動跟他告知要去印第安那州立大學念新聞學院的決定,甚至在李院長詢問需不需要陪他去學校時,小孩直接回答:「若我需要你陪我的話,就在這裡念大學就好了!」
很明顯的,一邊是學生對自己的未來仍無法自我做主,另一邊則是已經完全知道自己要幹嘛了!李院長也一直在強調,作為一個求知若渴的學生,與其循規蹈矩地坐在課堂浪費時間,不如自己善用時間到圖書館自己鑽研真正的學問。但其實他也暗示正規教育的問題。就以志趣培養以及獨立自主的養成這兩件事來看,我的觀察是,我們的教育似乎一直沒有碰觸到核心,所以過了 30 年,這些問題在學生的心中,我們依舊沒有自己的答案!書中提到李院長在高中因一場大病之後,頓悟自己應做自己生命的主人,不要受到社會傳統思維與學校育的擺布,要走自己的路!而這樣的頓悟並不是當時有位智者從旁點醒他,我想那關鍵似乎在於『閱讀』!因為李院長在少年時期有非常廣而豐富的閱讀量,所以能夠啟發自己的想法。那麼老師要扮演什麼樣的角色?與其說是授業,不如從旁扮演一位啟發者。
書中提及教改這個部份,很遺憾的,1996年李院長為招集人籌組的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所整理的報告書最後並沒有被當時的執政者所重視,甚至到後來在社會上還被惡意抹黑。書中,將台灣的教改形容是一場從第一棒就開始掉棒的大隊接力賽,就如李院長提及的台灣現在面臨許多問題都在關鍵點上,科學上如此,教育甚至民主政治更是如此,不是往上提升,就是往下沉淪。雖然莫名的背負教改罵名,但若你細讀內文,我想你也會和我一樣敬佩李院長的用心與風度。
科學的價值
從事科學研究有可能會有兩個貢獻,一個是教育;一個是實驗結果對社會的貢獻。書中提到在 2007 年美國前 50 大化學系的專任教職人數,李院長的學生占的比例是最多的!一位老師能夠栽培出這麼多優秀的學生,且他們還願意留在學術界裡進行研究與教學,這真的是非常大的社會貢獻。而這絕對跟老師教學的風格有關,李院長說:「一位好老師應該認真教學,真的去關心、了解學生…學生有問題,就要停下來耐心講解,雖然耗時,卻是把學生培養起來最理想的方法。」
然而,從事科學研究最基本的態度就是要『誠實』,誠實面對自己,才能呈現最誠實的數據,以及誠實的報告。而當面對社會時,誠實以對是科學家的責任。過去李院長參與許多國際性的科學組織,誠懇且誠實的告訴大家,人類正在使地球往不好的方向發展,包括全球氣候暖化和環境變遷等許多問題正在發生。雖然決策關鍵在於各國政治因素彼此的計算,但是身為一位科學家,願意踏出實驗室,關懷社會是能讓大眾感受到李院長的熱心,這真的是很好的榜樣。我不確定別人怎麼看,但提醒大家,在 2015 年反空汙大遊行的時候,李院長是站出來呼籲的,是走在隊伍最前面的!
(2015/12/26 攝於反空汙大遊行出發前舞臺)
結語
社會發展至今,其實我們仍需要李遠哲,但我們也不需要李遠哲!
在1986年《立足小分子 縱情大宇宙》這篇文章當中,林俊義教授直接問李院長:「若當時拿到博士就回台教學研究,您今天會拿到諾貝爾獎嗎?」李院長直接回答:「我想不會的,不會,絕不會,絕不可能。」當時李院長認為台灣對科學發展仍處在基礎的層面,臺灣很難有一個良好的環境能讓一位科學家專心在自己的研究上。
但 1994 年,李院長擔任中研院院長之後,將國內的研究環境改善許多,到現在國內的學術研究環境是持續在往好的方向發展的,而我們需要的是學習李遠哲院長在科學上強調先扎穩基礎並且追根究柢的精神,科學才會有所突破。而當時社會上大小事都要詢問李遠哲院長,但現在網路發達了,知識的取得更為廣闊,我們也要自我學習自主判斷以及溝通對話,不能一直依賴權威,期盼那光環能夠照耀給每個人。
林懷民先生曾經講過:「人要有夢,但在自己的夢裡,要有別人。」
看這兩本書時,可以感受到李院長對科學的熱愛以及他對社會的關懷,而他也提到對於家庭的付出極少,自己覺得非常自私。在書中也描述院長夫人吳麗錦女士總是在院長要完成『大我』時,總是被迫被犧牲的『小我』。李院長的夢裡,追求的是以科學的發展,讓社會更和諧,而選擇將家庭的關懷壓縮到了最小。
當你沉浸於你最心愛的工作並有所成就時,其實你是會忽略許多東西的,李院長真的很幸運能夠有一位總是支持他的太太,默默在他身後幫忙打理家務。這讓我又想起林俊義教授的回憶錄<活出淋漓盡致的生命>也提到自己與太太的關係,太太一路支持他所做的每一項選擇,但在林教授高興受到支持的背後,其實都是太太壓抑著自己對他的愛,但這樣的婚姻最後受不了結果還是分離,讓林教授十分不捨。
而這類事業與家庭的問題,也常在新思維社團內會看到有人發問,但這類問題其實都需要自己去尋找適合自己狀態的答案。若彼此都很在意對方的話,在犧牲任何一方與平衡發展之間一定有一個可以互相妥協的答案會出現。
有一本書叫<叫太陽起床的人>描述台灣社會一群年輕有為的工作者,為了自己的理想打拼。當時書中並沒有提到李遠哲院長,但就他一生對科學的熱情付出以及對社會關懷的用心經營,他也是叫太陽起床的人。當這個社會有越來越多用熱情叫太陽起床的人時,那時應該就會越趨近於美好的社會才對吧!
有一本書叫<叫太陽起床的人>描述台灣社會一群年輕有為的工作者,為了自己的理想打拼。當時書中並沒有提到李遠哲院長,但就他一生對科學的熱情付出以及對社會關懷的用心經營,他也是叫太陽起床的人。當這個社會有越來越多用熱情叫太陽起床的人時,那時應該就會越趨近於美好的社會才對吧!